清代官窯瓷器造型藝術

  在傳統陶瓷燒造生產過程中,陶瓷造型居于主導地位。造型不僅決定著器物的基本形態和功能作用,造型還與構成陶瓷的原材料性能和生產工藝有著密切的關系。甚至可以說,造型是器物形式美的根本。本文從清代康熙時期官窯陶瓷造型藝術特點著手,全面認識當時的陶瓷造型藝術,思考其造型藝術形成的原因,以及對現代陶瓷制造業發展的意義。

康熙五彩高士圖盤
康熙五彩高士圖盤

  一、緒論

  中國上下五千年的燦爛文明源遠流長,史前的新石器時代便有了陶器。在中國長長的封建期間,清代康熙時期在政治、經濟上達到了新的高峰,康熙帝以自己的才干讓大清國擺脫了動蕩不安的局面,讓國家走向繁榮富強,為長達130余年的“康乾盛世”奠定了堅實的社會基礎。在位期間康熙帝采取了一些休養生息和振興發展的舉措,如對部分手工業者廢除“匠籍”,實行“官搭民燒”等措施發展官窯生產,使燒造瓷器的工藝技術在明代的基礎上又有了進一步的提高。

  二、清代康熙時期陶瓷的造型藝術特點

  康熙官窯瓷器造型具有挺拔、遒勁,富有壯美的形態藝術風格。我國古代把美分為陽剛與陰柔兩類,在清代更是明確地提出了這兩種美的概念。把這種美用于清代的瓷器,那么康熙器物造型所具有的美的氣魄,同樣也體現出陽剛之美。這種造型藝術,可以用“大”字來概括其特點。

  康熙時期官窯瓷器造型美的特征首先是“大”,胎體較大,給人一種碩大、端莊的美。以琢器為例,如尊、魚缸等尺寸之大?!翱滴跚嗷ㄈf壽文尊”,高達77厘米。琢器碩大的體積,形成了康熙瓷器造型富有氣魄壯美的特色,與當時國強富足的社會背景相映襯。

  康熙瓷器具有的陽剛之美,還在于造型的挺拔、遒勁。從器物的形狀來看,這一時期出現了大量的方形器,如:蟠螭耳方瓶、方棒槌瓶、六方執壺、方形的香薰和香爐等等。

康熙五彩花鳥紋八方花盆
康熙五彩花鳥紋八方花盆

  三、清代康熙時期官窯陶瓷造型藝術形成的原因

  清代康熙的瓷器生產以景德鎮為中心,其產品的數量多,以官窯瓷器的生產具代表性。清代康熙時期景德鎮官窯瓷器之所以能夠取得這樣的成就大致有如下原因:

  1、工藝技術對官窯瓷器造型藝術的決定性作用

  制約瓷器造型的成功主要因素是制瓷工藝材料和技術。具有一定的工藝材料和技術是保證一件陶瓷器皿成型的主要基礎。

  2、皇帝審美趣味對清代康熙時期官窯瓷器造型的影響

  清代的帝王,尤其是康熙帝對文化和藝術都懷有極其濃厚的興趣,他們重視瓷器等工藝品的生產,甚至親自督促和定奪官窯瓷器的燒造和新造型的樣式。另外,為達到對少數民族的有效統治和全國統一安定的目的,康熙帝十分推崇以宗教認同的方式來籠絡少數民族地區首領。因此,景德鎮御窯廠受康熙帝的直接授意,在其后期燒制了各種造型來源于宗教祭禮和禮器的造型瓷器。

  3、民間傳統審美觀念對清代康熙時期官窯瓷器的影響

  民間文化觀念、傳統習俗和審美情趣對清代康熙時期的官窯瓷器,無論是造型還是裝飾都產生了直接或間接的影響。

  督陶官的管理對清代康熙時期官窯瓷器造型創新的作用。

  四、研究清代康熙時期官窯瓷器造型對現在制瓷業的意義

  對統治者無條件的服從,對社會制度及審美觀念的迎合,對技術條件發展的積極采用都是清康熙官窯瓷器得以成功的重要思想來源,而且這種思想不但在當時對民間窯廠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更為以后的瓷器生產乃至今天陶瓷設計和陶瓷藝術提供了重要的借鑒和教訓。概括清代康熙時期官窯瓷器造型對現代制瓷業的意義主要有三點:

  首先,官窯瓷器性質和服務對象決定了其對統治者意見和要求的無條件服從。許多創新器型大都是皇帝本人的直接授意和要求,或是為了滿足和討好皇室貴族的審美趣味而燒制。官窯瓷器更多的是注重外形美觀,滿足視覺欣賞需要,以陳設、賞玩器為主,與民謠產品多滿足普通大眾日常生活需要的實用器有很大的不同,其性質決定了器物的造型和裝飾形式。這給我們的啟示是對現代陶瓷設計和陶瓷藝術創造了來說,首要的是陶瓷產品對服務對象有準確的定位。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日常生活用品的要求為審美與實用相結合的產品的需要。發展到今天的陶瓷產品設計,應做到除了滿足當今多樣化生活的實用需要之外,還應當考慮產品的造型與裝飾的美觀,更進一步說,陶瓷設計還應當區別不同使用環境下產品的不同外形設計。對于不同服務對象的需要,現代陶瓷設計除了做到實用性與美觀性的完美結合,還應充分考慮陶瓷產品在不同環境下展示出的不同藝術面貌,達到產品與環境的完美一致,營造和諧統一的生活或工作環境氛圍。

  其次,清代康熙時期官窯瓷器造型的創新不但模仿夏、商、周三代青銅器的經典造型;仿制宋代名窯的精美產品;還仿制明代永、宣時期的典型器;甚至取法自然,對于動植物和日常用品的仿制與演變都達到了高超的燒造水平。這無疑開啟了現代陶瓷設計的創造思路,拓展了陶瓷設計靈感來源的范圍。我們不但要根據現代社會生活審美的需要向清代官窯瓷器借鑒適合于今天人們需要的造型樣式,還應該學習清代景德鎮制瓷業匠師們開闊的創造視野和發散的設計思路。不被時代和現實所束縛,廣開思路,盡可能多地設計出適合現代人們生活需要的集實用性與美觀于一體的優秀陶瓷產品。

  后,清代康熙時期官窯瓷器生產不計成本的人力、物力投入,換來的是制瓷業工藝技術的全面改進。因此,現代陶瓷產品的生產也應該集中優勢力量,注重對新產品和新技術的開發,充分利用高科技帶來的技術支持,改進陶瓷生產狀況,為陶瓷產品設計創造更多的藝術表現形式。處在現代化高速發展的今天,科技含量的高低直接決定了一門產業生產水平的高低和一門藝術中藝術水平的高低??萍紕撔率翘沾伤囆g發展到今天賴以依靠的推動力,陶瓷設計無論是走人性化、多樣化還是走產業化、集約化,科技的進步是很重要的基礎和保證。

  將消費者和市場作為現代陶瓷設計的主體,緊密結合他們的物質需求和審美觀念進行現代陶瓷產品的設計。同時,可以利用和借鑒傳統陶瓷藝術中適應現代化生活需要的藝術寶藏,在已有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創新生產技術和條件,沒有技術的支持,任何設計都無法進步。

  五、結語

  研究清代康熙期間官窯瓷器造型特征和審美標準并結合時代潮流的審美特點和大眾審美需求,為當代陶瓷設計與產品的創新注入既傳統又現代的造型和美學元素,使陶瓷藝術這門傳統而古老的藝術門類煥發盎然的時代活力,讓現代化的陶瓷產品在具備穩定的民族審美趣味和完美使用功能的前提下,為大眾的生活增添更加豐富的色彩。

以上是“清代官窯瓷器造型藝術”的全部內容,本站系口糧站,未經允許,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信息來源于網絡及用戶投稿,如本站文章涉及版權等問題,敬請告知,本站將立刻刪除。

相關文章

清代中前期官窯瓷器的收藏與鑒賞

清代中前期官窯瓷器的收藏與鑒賞由宮廷之內傳至宮廷之外,由皇室貴族延至士人群體。無論是對中國陶瓷史還是士人群體的精神生活和行為心理,都產生了不小的影響。

歷代官窯瓷器至今流落何方

故宮元代瓷器幾乎為零,明代瓷器,成化以前的瓷器也就區區數百件,其他各大博物館元代和明代早期的也屈指可數,那么大量的官窯瓷器都去了哪里?

官窯可能無款

有款識的器形不一定就是官窯,無款識的器形也不見得就不是官窯,“款識”并不是評價瓷器是否為官窯的唯一標準。

明代早中期官窯青花研究

明代早中期作為官窯青花瓷器在發展歷史當中高峰,它不僅繼承了元代青花創作特點,還為明后期以及清代的青花構建了良好基礎。

官窯瓷器“失寵”了嗎?

2015春季拍賣已經落下帷幕,內地和香港的瓷雜板塊成交結果可謂差強人意。幾年前屢屢刷新高價紀錄的明清官窯風光不再。

官窯瓷器賞玩的條件及方案

“官窯瓷”與“官窯器”的界定以及“類官窯瓷”新概念在傳統的古陶瓷收藏界,瓷器有“民窯瓷”與“官窯瓷”之分,又有“御窯瓷”、“御窯器”、“官器”等等稱呼。

民間有沒有官窯瓷器

民間到底有沒有官窯瓷器?毋庸置凝,這是個大問題。我在此當然不敢妄下結論,作為學術研討,不妨先追尋其來龍去脈。

下一篇文章
電話/微信:136-5798-8982
亚洲七久久之综合七久久|超碰在线中文字幕|桃色国产精品站一桃色阁|ⅵdeodesetv性欧美|中文一国产一无码一日韩